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回到完整页面
«返回

内容

转载:抗疫“安心”行动:“安心大讲堂”后现代心理、传统文化与心理援助系列讲座顺利启动

 

作者: 杨志欣 孙秀丽 吴坎坎 ║ 日期: 2020/04/22 

 

  由中国心理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抗击疫情安心行动"于2020年1月28日正式启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心理科学的专业力量,"安心大讲堂"面向社会公众及专业群体开展专题培训和科普讲座。后现代心理学、传统文化与心理援助系列讲座于4月19日在线上启动! 

  心理所研究员、"安心行动"执委会主任刘正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心理所研究员林文娟,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守常致开幕辞,心理所心理教练首席专家、"安心行动"秘书长史占彪教授主持活动。 

  开幕式上,刘正奎代表组委会,感谢参加这次活动的后现代心理学和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感谢大家对于抗击疫情工作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本次的系列直播讲座活动,促使后现代心理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碰撞、深入融合、相互渗透,推动和促进未来的心理援助以及危机干预的人才培养和落地实践。 

  林文娟院士提到,十多年来,心理所中青年心理学工作者和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密切联系,在后现代心理学、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领域有着细致深入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临床心理学学者们从经典精神分析、现代认知行为治疗,到后现代合作对话等多层面、多视角、多维度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活动上,有着丰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如今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后现代心理学和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将成果应用于推动灾后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意义重大,也将让人们从多个视角或换个视角来审视人生以及人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让人们看到更多可能性,以及自己的信心和力量。 

  王守常提到,该系列讲座是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丰富我们思考问题的向度,让我们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哲学和心理学讨论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研究问题的方法多有重叠,通过这样的对话和讨论,促进哲学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促进心理学在社会实验的手段和产生的社会效果上有更大更快地发展。 

  首场报告由心理所副所长、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工作组专家陈雪峰博士就"社会心理服务与抗疫心理援助"进行主题报告。陈雪峰从疫情的社会心理服务和抗疫心理援助工作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理解社会心理服务,心理所在疫情中开展的科技智库、一线服务、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四个方面的核心行动,从思考和落实为谁服务、谁来服务、如何服务以及服务的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来提升未来的心理服务水平。 

  随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组长张天布就"传统文化资源与心理援助服务"主题,通过两个心理援助案例,分享他对于当代心理援助与心理辅导该怎么做的思考。张天布提到,心理学工作者需要自己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实践,把传统文化的学理、修行方式和修身养性方式来与心理学的研究和开发结合加以应用。 

  讲座下半场的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主题报告,分别是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董平关于"中国文化关于‘人'的观念"的报告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关于"苦难与重生"的主题报告。董平从"人是什么"的问题开始,对人本身生存的意义、人和现实的边界,以及人格的健全进行讨论。 李四龙从生死的希望、内心的光明、文明的重生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大疫面前,人们更需要善良与包容,中国也要和世界一起携手面对疫情。 

  "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学"系列讲座这种"文化与心理"组合出场的方式,将充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传统方法与中西方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共同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最佳心理学实践体系,推动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走向深入。来自全国各地5万余名心理学实践者、传统文化爱好者以及心理援助专业人员线上观看此次的系列讲座。 

  该系列讲座活动是"安心大讲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三智文华书院、北京启明星辰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办,中科诚意正心文化传播机构及北京中科心理援助中心承办。